首页 >> 急救资讯 >>急救知识普及 >> 被称为“傻瓜神器”的AED,为什么还需要进行培训?
详细内容

被称为“傻瓜神器”的AED,为什么还需要进行培训?

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中国死亡数据统计中,中国每年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的人数,为54.4万人在所有的死亡因素中,心脏骤停致死数量位居第一,远高于因交通事故、安全生产等原因。

有研究指出,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,抢救时机非常重要,抢救时间每延迟1分钟,其生存率会降低7%—10%。在正常室温下,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,如果心脏骤停时间在10分钟以上,即使病人被抢救过来,也可能导致脑死亡。

心脏骤停多发生在院外的公共场所,高发地点主要有公共运动场所、交通枢纽(机场、火车站、地铁站)、大型购物中心和工厂等。因此,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强调,早期呼救、早期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(CPR)、早期进行AED除颤等急救措施对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十分重要。

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,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。其最大特点是便携式、易于操作,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,是心源性猝死患者的“救命神器”。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事件时,在救命的“黄金四分钟”内,正确使用AED和实施心肺复苏,能极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,达到挽救生命、减轻伤害的目的。

那么,有人就问了,既然AED被称为“傻瓜式”救命神器,我们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得宣传普及AED的使用方式?为什么不在AED设备包里或者在宣传栏上放着使用手册就好了?

首先,从心理上来说,面对问题时,我们都会优先处理自己认为比较有把握的事情,这样才能游刃有余,提高成功的几率。但如果在心脏骤停患者面前,没有谁懂得使用、甚至都不了解AED是什么东西,又是人命关天的事情,相信多数人都没有底气选择冒险尝试。就算现场有懂得心肺复苏的人,对伤病人员单纯进行心肺复苏,成功率仅为1.07%,但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,3~5分钟内进行AED除颤,可使心脏骤停病人存活率达到50%~70%。

从时间上来说,前面我们有了解到,对心脏骤停病人的“黄金”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,每耽误1分钟,成功率就会下降7%-10%,此时尽快实施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成了救命的关键。如果现场有AED,我们需要立即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AED分析心律,再根据设备的分析结果、语音提示等,判断是否给予电击除颤。假设此时的施救者并不了解AED,在使用前还得翻看使用手册,这样一来一回,只会白白耽误时间,影响抢救。虽然很勇敢,但也可能好心办坏事。

AED既然能被称为“傻瓜神器”,那么它的操作就肯定不复杂。只要我们在日常急救培训中进行简单的AED培训,记住使用要点,“听它说,跟它做”,基本上就能正确把握AED的使用方法。当真的遇到需要上前急救的情况,才能心理上有底气,时间上不浪费,真正做到为病人争取生存机会。


红十字会技能证
更多

4学时、8学时、16学时

Tel              010-53670081 / 13051329510

Email         13051329510@163.com

培训中心1     北京市朝阳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体测馆

培训中心2    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3号院23号楼1层101?


 主营业务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浏览手机站

电话直呼
联系我们:
13051329510
暂无内容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seo seo